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杜文苓教授

line分享列印本頁
:::

“該做的做,該往哪個方向走就往哪個方向走,不畏艱難、堅持走在妳認為對的道路上”-杜文苓

杜文苓簡介照


 
簡介
杜文苓,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創新國際學院院長,並兼民主創新與治理中心主任,同時擔任國際責任科技網絡理事與環境權保障基金會董事。長期致力於環境治理、科技與社會、公共審議與民主參與議題的學者及積極的公民社會參與者。

公民運動的參與,確立對環境的喜愛
     「你們都是什麼專業啊?」專訪政大公行系杜文苓教授,採訪一開始,她就對採訪小組所有成員進行了「身家調查」。「我跟你們背景比較不一樣,我不是讀環境工程;我是讀社會科學的,並不是真正的理科。」杜文苓一開頭就提到了她的背景。在她大學時期,正是臺灣民主運動蓬勃發展的年代,與許多當時的年輕人一樣,參與了許多的學生運動,還擔任了環保小組學生代表。
     「我那時候就覺得我對環境很有興趣」,杜文苓說道,環境議題牽涉得很廣,有土地、生命、發展…等,連帶有很多複雜的問題,有社會性、經濟性甚至是政治性的問題,因此她在臺大社會系時把當時臺大法學院(現分為社會科學院與法律學院)所有與環境相關的科目都修了。同時她開始去關注在地性、較草根的發展,也發現整個社會在發展主義下的掙扎。畢業前,想要對臺灣環境保護有所貢獻,想著要進入環保署工作,這才發現,原來環境領域是那麼的工科,由於不是相關科系,是沒有資格考試的。於是,開啟她的環境外交留學之路。

國外生活給予新的衝擊
       在國外時,外國人的環境觀給杜文苓帶來了衝擊。「我們可以順便去活魚三吃」,杜文苓忍不住笑了起來;原來當時,她們一群臺灣留學生去看鮭魚洄游產卵的奇景,還以為會和石門水庫周邊一樣,有許多活魚三吃餐廳,沒想到,一路上不僅沒看到活魚三吃,還越走越偏僻,看到的,「只有魚」。另一次的經驗是,杜文苓剛碩士畢業到NGO團體工作時,與同事相約假日去海邊玩,到了海邊除了她,其他同事都脫到只剩下泳衣,直接跳到海裡游泳。她跟同事說,「妳們不是說來海邊玩嗎?怎麼沒跟我說要來海邊游泳」,同事驚訝她沒帶泳衣,回說「妳們臺灣不是一個海島國家嗎?」這些事,使得杜文苓開始覺得這個世界好像跟以前認識的不太一樣,她開始思考,我們跟環境之間的關係到底是什麼?
       在國外求學的時候,杜文苓與一群在美國留學的學生,共同組成了臺灣環境行動網;在此同時,臺灣在國際上常遭受打壓,因此,他們開始思考如何把臺灣的環境議題與國際連結,將臺灣介紹給世界,並將國際最新的視野及觀點帶回  臺灣。「臺灣有一些它可以貢獻世界的地方」,從杜文苓語氣中,聽得出她的自豪;那時他們從臺灣的特色去做國際連結,如臺灣經歷過快速工業化的過程,產生了許多環境問題,如何因應、高科技產業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透過參與多場與臺灣重要議題相關的會議,讓臺灣得到更多曝光。過程中,一群留學生還去募款,幫助關注不同議題的人做臺灣與國際的連結。

不一樣的科普教育,啟發多元思考
       返國後,杜文苓儘管忙於學術工作及家庭,但她對於環保運動、公共事務參與的腳步仍舊持續著;因長期投入環境運動及促進國際交流,於86年榮獲臺灣十大潛力人物。近年來杜文苓身兼科技部「科技、社會與傳播」學門召集人,積極投入科普教育;108年,她帶領的團隊以《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榮獲第54屆電視金鐘獎自然科學紀實節目獎。「作科普影片就是希望大家對於科技的想像不再是那麼線性和單一,也不要覺得說科技是萬能的,可以解決所有的事情」杜文苓說。
     《打開社會事件S檔案》節目中,帶領大家以不同的觀點去看待所發生過的重大社會議題,「因為我是主持人,所以製作每一集的時候會被人找上政大」,杜文苓說。在製作每集的過程中讓許多關係人很緊張,因此面對不同角色的關係人,需要去做溝通、去傾聽不同人的想法。一個事件中,不能只有一種說法,不是為了咎責,而是想讓大家以更多元的角度,看待每一個單一事件。面對複雜的社會科技、環境永續的議題,並非只有技術面還有很多的價值面;有人道的關懷有人權的對待,她們希望用社會科技的洞見去作推動。
       談起這一路的過程及挫折,杜文苓語帶玩笑地說「過去我也常在環保署外被拒馬所拒」。常常有很多人因遭遇挫折而想離開環保界,但她認為這些挫折和挑戰都只是個過程,仔細想想所遇到的經歷,收穫遠比付出的多。「這些獲得讓你比較知道你是誰,可以貢獻什麼,可以做什麼,這可能是很多人搜尋一生都找不到的」、「當妳閉上眼睛的那一刻,一生都覺得沒什麼遺憾」杜文苓在採訪結束前這麼說。
或許從事環保就該像她說的,「該做的做,該往哪個方向走就往哪個方向走」,不畏艱難、堅持走在認為對的道路上。

發布單位:
環境部
更新日期:
113-08-10
點閱數量:
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