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吳佩芝教授

line分享列印本頁
:::

“我們要期許自己並努力成為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吳佩芝

吳佩芝簡介照


 
簡介
吳佩芝,長榮大學綠能與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兼長榮大學研發處研發長、臺灣室內環境品質學會常務理事。長年從事氣候變遷調適教育,並積極投入產學合作、新創事業推動與國際實務交流的實踐家。

老家的田野花園 成為研究環境的契機
     「關鍵就是在於即便知道問題所在,但能提供的解決方法太少」,對於很多人而言,順利取得學歷、有著好的工作機會,是一種目標想像,但對於吳佩芝而言,卻有著另一種不同的思考模式,「因為我希望從所受到的專業訓練中,可以知道能夠為這個社會、下一代做些什麼」?
       吳佩芝微笑沉思,娓娓分享在心中所形成的計畫,「心中計畫的紮根,其實跟我從小生活環境、以及專業所學有著很大的關聯」,生長於南投風景秀麗的自然環境,吳佩芝回憶起老家的田野花園「裡面有著樹林、花和蝴蝶,花園就是我的遊樂場,讓我感受到幸福與放鬆」,但之後到了都市求學、工作,回到都市家中、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時「老家的田野花園場景就出現在腦海」,那樣的美好、充滿幸福的回憶,也成為啟發吳佩芝研究環境與人相關議題的起步。
       除了生長環境的影響,吳佩芝的專業訓練提供她思考、找到問題、尋找解決方法的契機,從成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及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接受紮實專業訓練,以研究環境與人類流行病學之間的關係為題取得博士學位,「在這過程中,啟發我對於環境問題的思考,而這樣的漣漪在心中逐漸成形」。
     「我想,這一切都不是偶然」,輕輕的微笑中,吳佩芝帶著堅定的語氣,當初在環境醫學研究所就讀時,就是研究環境、健康與人之間的關聯性,在訓練過程中,擅長發掘問題、把問題呈現出來,「但卻發現,一直覺得好空」,從唸書時候開始,就鑽研小孩、老人的流行病學,20年前在做這樣的事,20年後還再做這樣的事情,感覺好像沒有多大的改變,20年過去了,做了很多的研究與努力,問題仍然存在甚至變得更嚴重。
     「所以我一直在思考,關鍵就是知道問題,但可提供解決的方法太少」,吳佩芝說,只有突顯問題卻不能解決問題,就會原地踏步無法前進。而可行的解決方法必須實際驗證且擴大參與,要讓研究、教學都變成另一種思考,投入是解決方案的研究與實作專案且實際去驗證出來,「方舟」就是在這樣的理念之下成立。
       吳佩芝進入長榮大學服務,除了在教學領域投入心力,並將心中成形的計畫在校方支持之下逐步推動,在106年她力促「創新育成中心」於校內成立「方舟美好生活事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永續生活產業的Hub,第一步就是先從經營咖啡館開始。
     「成立方舟並取名為美好生活事業,就是因為所有環保、永續發展,與人的生活品質與健康息息相關」,吳佩芝進一步解釋,就以每天買早餐的模式為例,購買早餐用塑膠袋包得完整、飲料有封膜避免讓液體濺出,「但在這過程中,有仔細算過我們倒底使用了多少不環保的東西?」,但對消費者而言,為配合生活的便利性卻只能選擇這樣的商業模式,因為,能提供具有環保理念的商業模式真的太少了!
       所以吳佩芝從商業模式先做起,從消費端提供解決方法,「所以方舟不只是一家咖啡館、更是用公司,學校力量去經營,當成永續生活產業,是學校各系所合作之下的成果」。在落實方法的過程中,吳佩芝也從教育中著手,從學生課堂專題導入,促成教育部與學校共同合作情況下,推動永續生活實驗室的概念。她說,跨系所合作很重要,例如管理學院可以討論新型永續商業模式,例如宅經濟,網購產生很多包裝,學生開發回收再利用的包裝就需要新的商業模式,「改變消費端的時候,就需要跨領域的合作」,以環保這議題而言,環境跟生活、社會、文化、經濟都是緊扣在一起,不能只做環保,「因為只做一次性的事,是無法永續推動」。

堅持在地原料 產品有著「臺灣味」
       吳佩芝指出,長榮大學扮演一個供應端,結合學校各系所集思廣益做環保的供應端,與育成中心推動創業教育,從老師、學生的研究專題中尋找適合推廣的計畫同時給予資源,例如教育部創業基金,讓學生們在市場上可以大展長才,透過這樣的方式培育學生為供應端進行改變,才有辦法有更多元的供應端提供消費者更多永續生活的選擇。
       吳佩芝進一步指出,我們組成跨領域團隊並與農民及青創團隊復耕臺灣原生種大麥,這就是改變供應端的一項過程。隨著加入WTO、飲食西方化,臺灣糧食自給率降到百分之30左右,很多原物料都是進口,臺灣大麥就是其中一項,原本是臺灣的傳統糧食作物,但因為無人栽種、氣候變遷等因素,如今已經看不到臺灣原生種大麥蹤影。
       吳佩芝與團隊就以此議題新創團隊農夫進行合作,合力開發出「蒔醇」黑糖啤酒,並在英國年度盛事世界啤酒大獎The World Beer Awards(簡稱WBA),從一同競賽的50個國家、將近2300款啤酒中脫穎而出,獲得世界第一的榮耀成為臺灣之光。
       吳佩芝說,該支啤酒的原料,就是與農民契作的臺灣中興二號大麥,除了大麥之外,釀製所需要的黑糖也是另一種地域飲食與產業文化的展現。吳佩芝表示,黑糖精釀啤酒在文化部份呈現出臺南早期的農業精神,臺南早期栽種大量甘蔗製糖、同時也是外銷黑糖的重鎮,所以「蒔醇」的黑糖原料是採用臺南關山地區友善種植與社區產業手工製作,加上復育本土的大麥等雜糧作物,釀製出屬於臺灣風味的精釀啤酒,而取名為「蒔醇」其意為「蒔而得樸、醇而得福」。
       從原料開始就改變了供應端的模式,並在推廣宣傳上也充滿人文精神,吳佩芝表示,仍然著重跨領域合作的重要性,邀請人文社會學院參與合作推廣臺南飲食文化,該支啤酒產品以黑糖、大麥為特色開發風味,並由營養系發酵實驗室與新創團隊合作開發成為伴手禮,並邀請設計相關學系參與酒標設計變成商品化,透過跨領域共同創作完成此特色商品。

「我不管,就是要想辦法」 堅持帶來改變
     「環保不只能留在環境領域的人在做努力,環保是要讓民眾有更多選擇與參與,也需要跨領域人才一同創新、共同參與」,不同領域的人做結合,最後在產品端、商業模式呈現出來,在研究發展特色上能夠引導、擴大參與,共同為學校打造永續特色研發、產品開發、培育更多年輕人,讓「方舟」能夠跟各系所攜手合作。
       除此之外,吳佩芝將方舟咖啡館內的產品供應也進行改變,她說,校內觀光餐飲學系設計餐點、蛋糕等產品,但發現原物料幾乎都是進口,西點本來就是西化飲食習慣,有許多產品需使用國外原物料才能展現特殊風味,例如要做出帶有巧克力的香與獨特苦味的法式甜點,就不免需要使用到國外的巧克力原物料。但吳佩芝堅持原料必須來自臺灣,但她同時也知道這是最難執行的一個面向,跟團隊討論這部分時,向來給人感覺溫柔婉約的吳佩芝,此時堅持從不退讓,以一句,「我不管,就是要想辦法」。
       堅持往往帶動改變!吳佩芝不諱言,有時候的確常常做不出來,必須一試再試,但總有成功的一天,吳佩芝的堅信與團隊的合作,研發出的「海鹽花生霜淇淋」就是最好的成果。看著一圈圈的霜淇淋從機器製出,吳佩芝臉上露出驕傲又感動的神情,侃侃而談地介紹著,「這款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霜淇淋採用雲林小農栽種的無毒花生是手工烘炒過的,再搭配嘉義布袋的日曬海鹽,每一口皆感受到屬於臺灣的味味道」。
       強調臺灣在地原物料、不要化學人工添加品,又必須價格能夠讓市場接受,說沒有困難是不可能,吳佩芝感謝有著相同理念的團隊,因為認同且理解吳佩芝的堅持,加上學校有資源可以讓團隊不斷嘗試、開發,將在地特色原料突顯到最好且價格市場可接受的範圍,讓一般民眾可以消費得起。
     「有人問我,為何會先咖啡館開始做起,是因為我知道,要落實所有原料來自臺灣這件事情是最難」,吳佩芝說,咖啡館背後的產品開發、甜點製作甚至麵包師傅的養成,都影響著供應端的優良與否,用咖啡館改變烘焙老師、學生的想法與調整傳統作法,「從原料端思考如何合作,供應可以符合市場端的需求」,每件產品的開發背後都有著這樣的精神,知道會面臨多重挑戰所以才會有所堅持,「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想法,才會知道要低碳、永續是最難持續經營下去,所以選擇從咖啡館開始做起,從最基本的面向試著改變」。

要能改變供應端 「要先好好存活下來」
       看著「方舟」結合在地編織工藝的設計,吳佩芝臉上有著感動,她說,定義「方舟美好生活」,就是提供不一樣的商業模式同時兼顧教育意義讓社會企業都可以在此微型創業,「之所以取名為『方舟』,就是大家都同在一艘船上,在有限資源中,同舟共濟的好好生活著」。
     「方舟」的成立不只是精神理念的堅持,更有著回饋協助的理念,吳佩芝說,如果有些產品具有競爭力,學生有展店興趣、合作夥伴有興趣販售,其實都可以彼此互相協助,就是一種多元合作夥伴的概念,「方舟是社會企業,獲利回到支持學生創業、協助合作伙伴經營,鼓勵有心的年輕人,將質感與品牌設計出來,用眾人的力量,將質感、理念與品牌做好,讓方舟可以承載更多的理想,向前航行」。
       吳佩芝指出,研發處協助「方舟」運作,給予補助計畫。譬如特色商品研發的補助,如果符合「方舟」理念,老師也會在課程中帶領著學生一起做開發案、尋找出好商品,師生一同參與,一旦專案成熟時就可進行評估是否可以成為商品化、變成創業團隊。
     「方舟成功的經營模式,引起許多關注目光」,吳佩芝不諱言有很多人前來請教,認為要做到像他們這樣的地步其實是有所難度,「我還是認為,因為有學校的支持、跨團隊的合作,將經濟與生活結合、讓環保與經濟可以連結,就像我之前所提出的『要給選擇機會』,例如剛所提到的買早餐的模式,因為只能提供塑膠袋、塑膠封膜這樣的商業模式,但卻沒有找出或是提供其他可供選擇的商業模式,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一切的現況都不會改變。」
     「萬事起頭難」,吳佩芝承認其實一開始很不容易,「首先要能先活下來」,才有辦法宣傳這樣的理念,「方舟」也是一樣,無論如何都要用合適的商業模式經營,要跟市場互相驗證,不只有理念,商業模式也是佔很重要角色。


一個月只用四個塑膠袋 成為「接地氣」的互動教學
       吳佩芝不只有理念,在方法落實上也要「接地氣」,她認為理念可以很高,但用對方法落實,讓學生、團隊甚至是讓合作夥伴瞭解到「原來我們是可以有選擇的」也可以變成提供解決方法的人,不只是講問題的人。
     「從我自身的體驗,去思考該如何讓學生想問題、找方法」,吳佩芝分享她一個月只用掉四個塑膠袋的例子,透過乾濕分離將廚餘、垃圾分別處置,用大型密封塑膠盒收集廚餘並冷凍置放,並減少一般垃圾產生,一週進行一次大整理,也就大幅減少塑膠袋的使用。吳佩芝的「接地氣」生活作法,也成為課堂上的互動方式,她丟給學子更多問題、讓他們想問題、找解決方案,例如透過計算一天生活中,接觸多少塑膠製品、檢討哪些東西可以減少、減量進而去思考與體驗,吳佩芝表示,跨學系合作、營造特色從教學、研究、產學合作、產品開發都是共同努力方向,這也是研發處所扮演的角色。
       要感受到真正的改變,就需從民眾角度去思考,所以要先從經濟面向著手,雖然理念結合健康,但需要先從市場上活下來,所以所研發的啤酒參加比賽獲得國際肯定,負責方舟烘焙的老師帶著學生參加國際大賽,支持學生站上舞臺、參賽且獲得肯定,讓理念想法從實驗室出來後協助學生、團隊進入市場接受考驗與挑戰,這是由上到下的系統性改變與支持。
      此外,吳佩芝也著手推動設計思考的教育面向,而這樣的想法則是來自於不同國家學子所展現出來的文化衝擊,吳佩芝參與教育部推動氣候變遷調適教育聯盟,所負責的是健康領域,發現在氣候變遷議題之下,相對富裕與發展落後的國家,其學子所展現出的想法截然不同。
       吳佩芝舉例說,臺灣年輕學子對氣候變遷較為無感,但對來自非洲國家的學生而言卻是深刻的體會,而臺灣與非洲學生所呈現出來的反應就有所不同,學生們參加創意競賽,臺灣學生透過APP設計與快時尚合作強調做好回收的部分,看似環保但「這樣的系統是否鼓勵更多的消費,因為快時尚代表著就是大量製造」。非洲學子的提案則是提出回收腳踏車再製、回收塑膠瓶成為改善道路的原料,「兩樣不同的設計邏輯,卻透露出不對等的社會關係以及同理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吳佩芝說,在今年的課程中,著重推廣設計思考,讓不同背景的學生可以換位思考、理解、具有同理心,所想出來的解決的方案才是真正的解決方法,而不只是創意與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讓下一代深刻理解改變的重要,要多能體會到地球所發生的事情,而不只是在書裡面所看到的靜態知識。
       吳佩芝希望未來擴大這樣的模式、從教育、商業模式、人才培育等面向擴展出去,務實的學習及經營,慢慢擴大增加影響力,讓老師學生、甚至更多的友善商業模式有更多的參與與漣漪,夥伴關係就會越來越強。

強調女性的重要性,成為「Mother earth」守護者
       吳佩芝多年的堅持道路上,逐漸看到有更多的夥伴一起合作同行,引領著我們繼續走在改變的路上,她說:「還有一點是思考許多的議題,那就是女性對這個社會、國家甚至是世界的重要性。」
       我們所生存、所愛的地球也被用「Mother earth」所稱呼,這也顯見女性在這個世界上所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為女性提供更多友善生活的解決方法,將正確觀念提供給下一代,所以女性教育在這部分是相對重要,例如讓女性知道該如何減少採購不環保的物品、如何做到家庭環境降溫、減少食物剩下的比例。
       吳佩芝說,女性可以創造更多選擇權、「選擇對了」對往後的影響就更為廣遠,而所提供的解決方法是能夠有所選擇,不僅對人類、社會是好的,對「Mother earth」而言更是能否永續生存、繼續照護著我們每一個人甚至是下一代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

發布單位:
環境部
更新日期:
113-08-10
點閱數量:
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