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廖敏惠小姐

line分享列印本頁
:::

“回到生活的層面,在你自己的能力範圍,對環境友善的事情,盡力去做,可以對環境有很大的貢獻”-廖敏惠

廖敏惠簡介照


 
簡介
廖敏惠,畢業於成功大醫學院臨床藥學研究所。她是位具有醫學背景的藥師,也是對於海洋有著深深迷戀的海洋環境保育工作者。為瞭解開太平洋垃圾島之謎,100年7月,在無帆船航行的經驗下搭上帆船,從夏威夷至溫哥華,以22天、將近3,000公里的航行,以實際行動參與海洋記錄與保育工作。

帛琉之旅與海洋的邂逅
       本次的採訪很特別,採訪小組跨越了12,000多公里的距離,與遠在美國的廖敏惠進行視訊採訪,採訪前就對廖敏惠的航海故事感到好奇的我們,非常期待能從螢幕的另一端聽她分享更多她與海洋的故事。
       廖敏惠的童年正值戒嚴時期,無法像現在自由地到海上探索,對於身處海島國家的她,其實對海洋是很陌生的。直到國中那年,她與全家人到帛琉旅行,令她印象最深刻的是,他們參加了當地著名無毒水母湖浮潛行程,一行人必須在天亮之前爬上一座小山才能抵達水母湖,全家人一到景點便迫不及待地下水玩耍,當時在湖裡的她,突然看見在陽光下一朵朵的水母浮出湖面,水母群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原來是水母從深深的湖底浮上湖面進行光合作用,那是她第一次發現,原來在水平面之下有這麼美麗的世界,而那份對於水裡繽紛世界的悸動,就此深深地烙印在她的心中。

從海平面研究到海底世界,揭開海洋的神秘面紗
       生性貼心乖巧的廖敏惠,在父母的期望下,大學聯考後志願填了臺北醫學院藥學系,但是她對海洋的好奇與悸動始終在心中未曾熄滅。大學4年間,廖敏惠除了參加生態保育社、攝影社等校內社團,為了更瞭解那看似神秘的海洋,她還參加了校外的「中華鯨豚協會」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並在協會中擔任解說員。從大學一路念到成大藥學研究所,廖敏惠在父母的期望下,努力扮演好學生的角色,但隨著求學生活的結束,畢業後的她卻選擇離開家鄉臺北,來到花蓮慈濟醫院擔任藥師。「因為有了經濟自主獨立,才可以選擇到我想去的地點,無法忍受沒有海洋的地方,我選擇到花蓮慈濟去工作,其實是為了加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廖敏惠如此說道。在加入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在基金會擔任志工後:賞鯨、海洋研究、生態解說等各式各樣的活動,已經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份了。兩年的花蓮生活,讓她成為一個擁有豐富海洋知識,且能獨當一面的解說員。但是當時的廖敏惠想更深入研究海洋的生態環境,因此申請進入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攻讀,在讀海洋所這兩年,她的研究領域已經從海平面之上,進入到海平面之下,這時候的她,已經走進珊瑚疾病、海洋污染等科學研究的領域內,而在研究的過程中也讓她更瞭解自己想從事哪一方面的工作,廖敏惠表示:「研究的領域雖然有其重要性,但是我更想做的是環境教育推廣的部分。」
       於是在海洋研究所畢業之後,廖敏惠不再當藥師,她到荒野保護協會去工作,實踐自己推動環境保育的決心與理念。在荒野保護協會工作的兩年期間,廖敏惠從推動多場次的淨灘活動中,使她對於海洋污染有著更深的感受。總會有民眾在活動中問她:「每次淨灘完都還是會有撿不完的垃圾,真的會有撿完的那天嗎?」,那段期間也讓她發現,人類都是以消耗的方式對待海洋,因漁業發展、垃圾棄置、棲地破壞等因素造成海洋生態遭到嚴重的破壞。
       在荒野保護協會工作的那些日子,有個一直在她心中盤旋也是許多民眾問她的問題:「太平洋上是否真有一座垃圾島?塑膠垃圾的污染到底嚴重到什麼程度?」廖敏惠為了釐清塑膠垃圾帶給海洋的嚴重性與傷害,在蒐集了相關資訊之後,發現一些關於太平洋的報導中有指出,太平洋上有一個垃圾渦流區,面積竟有臺灣的好幾倍大;不過也有些報導說,根本沒有這樣一個島或這樣的渦流區存在。」為了一探究竟,她決定付諸行動,要親自去看看垃圾島是否真實存在。
 

 廖敏惠(右1)與其他國家研究員在航行中的合照(第二大段底部)
廖敏惠(右1)與其他國家研究員在航行中的合照

航向太平洋尋找傳說中的「垃圾島」
       100年7月,廖敏惠成功獲得知名酒商的夢想資助計畫贊助金後,便踏上她期待已久的「航向太平洋尋找垃圾島之旅」。此趟旅程有13位分別來自7個國家、不同專業背景的研究夥伴,一行人搭乘著帆船「海龍號」,從夏威夷航行至溫哥華近3,000公里的距離。
       一開始的航行,廖敏惠足足暈船躺了3天,沒有辦法吃東西,也沒辦法與人交談,就是一直昏睡與嘔吐,「當時的我心裡只想著:我要活下去!」廖敏惠笑著說,這個令人難忘回憶至今仍令她印象深刻,熬過了3天只能昏睡的生活後,她也慢慢適應了海上傾斜45度角的生活,廖敏惠與我們分享:「因為帆船航行和一般船隻不同,帆船靠的是風力,所以船身常常是傾斜45度的,因此,所有日常生活中習慣的動作像是睡覺、洗澡、燒水切菜等,因為角度的關係,都得使用比平常加倍的力氣,並重新計算地心引力作用下的準確位置,抵抗不時受海浪拍打的搖晃,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一座存在卻又不存在的垃圾島
       在22天的航行過程中,每天看出去都是一望無際的湛藍的海,偶而會看見一些破浮球或廢棄漁網,但卻沒看到所謂的「垃圾渦流」,那時的她也曾懷疑,海洋污染真的有這麼嚴重嗎?
       然而,真相也越來越明顯,整趟航程中使用拖網來檢測海水裡的狀況,每次的拖網結果總讓她們驚奇不已,網袋中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塑膠碎片,而幾乎在每個塑膠垃圾上都可發現,像藤壺、各種螃蟹、浮游生物等,伴著這些塑膠垃圾連同被撈起,「當你看到海水中很多的塑膠顆粒,以及許多浮游生物同時被撈起的時候,你就會去思考這樣的塑膠污染已經嚴重到無法去解決了!」這些塑膠碎片與浮游生物共享同一海水表面,很難被區分,所以魚類吞下一口海水,就同時吃進這些垃圾。在生態系裡,浮游生物非常重要,從小魚到鯨魚全部都是吃這些浮游生物長大。經過食物鏈的累積,最後很可能就會反映在人類身上。同時,廖敏惠終於瞭解為什麼北太平洋渦流區被稱為「垃圾渦流區」。當船隻愈靠近太平洋高壓渦流區時,拖網中的塑膠垃圾密度也變得較高,「原來太平洋上沒有垃圾島,其實是塑膠垃圾濃湯區!」目睹海洋污染實況的廖敏惠驚訝之餘,心頭也湧上一股無力感,只能努力地蒐集污染證據,帶回陸地,讓世人引以為戒。

拖網內滿是塑膠垃圾及浮游生物(第四大段底部)
 
拖網內滿是塑膠垃圾及浮游生物

回歸生活面,從環境教育扎根
       一趟震撼的旅程結束之後,廖敏惠101年在與丈夫在美國共組幸福的家庭並產下一子,剛開始回歸家庭生活的她,也曾在女性尋找自身定位中而感到迷惘,經歷一陣低潮期,後來她轉念告訴自己,人不會只做一件事情,在家庭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現在,在美國舊金山的廖敏惠,以照顧家庭、陪伴孩子成長為主,認為環保應從教育扎根的她,喜歡帶著孩子認識環境,從生活中實踐對環境的喜愛,同時,她也加入當地的NGO組織擔任志工,帶著當地學齡孩子們去認識海洋生態,培養對海洋環境的熱情,廖敏惠認為「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父母給的價值觀及對待環境的方式很重要,因此,回歸生活的實質面,環境教育才是最終可以解決環境污染的方式。」從廖敏惠身上我們看見了,她以母親的角色去實踐向下扎根的環境教育理念,期待她能將這份對環境的喜愛的種子,分享給更多當地的孩童,讓這顆種子在他們心中漸漸發芽。

廖敏惠喜歡帶著孩子認識自然生態,從小開始培養環保理念(第五大段底部)
 
廖敏惠喜歡帶著孩子認識自然生態,從小開始培養環保理念
 

發布單位:
環境部
更新日期:
113-08-10
點閱數量:
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