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公廁清潔維護

line分享列印本頁

緣由

廁所,是每個人每天都會使用的基本設施,公共廁所(以下簡稱公廁)與國民健康及日常生活關係密切。聯合國將11月19日訂為「世界廁所日」(World Toilet Day),係源自於「人人享有環境衛生」之概念,並深切重視廁所及公共衛生問題,其重要性為提升公廁滿意度,並藉此喚醒大眾對廁所還有公共衛生的重視。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自97年度推行「推動臺灣公廁整潔品質提升計畫」,截至109年底止,已建檔管理公廁數量達約4萬6千餘座(查詢網址:https://ecolife.epa.gov.tw),且經評比特優級公廁達87%,足見環保機關及公廁管理維護單位多年來積極努力之成果。

目標

  • 一、界定建檔公廁類型及屬性,並依各類型場所之公廁設置情形清查盤點及管理。
  • 二、推動衛生紙丟馬桶政策,推廣優質公廁文化及如廁禮儀。
  • 三、導入公廁特優場所認證制度,以聯合管理、資源整合及自主改善概念,賦予榮譽認證,表揚長期努力成果。
  • 四、推動公廁認養,尋求社會企業及民間團體共同支持,協助公廁管理維護單位維持公廁環境品質,促其永續發展。

預期效益

藉由本計畫推動實施,達到全面建檔管理之目標,推動公廁特優場所認證,提升公廁環境整潔品質及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並落實使用者即管理者的態度,促使國人認同公廁環境品質維持工作,並加深民眾對公廁管理維護單位每日用心辛勞之感謝,使全民以惜福及感恩之心,整體提升臺灣公廁環境品質,打造「臺灣優質公廁」,形塑新如廁文化,使國人及外籍旅客對臺灣如廁環境品質之提升實質有感。

發布單位:
環境部
更新日期:
112-07-29
點閱數量:
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