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登革熱俗稱天狗熱又稱斷骨熱,是經由病媒蚊傳播登革熱病毒之熱帶傳染病,在台灣傳播登革熱的病媒蚊為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在二次大戰前曾有多次的大規模流行,但後因政府及民眾共同努力防治,使台灣不再是登革熱的大規模流行區,近年來由於境外移入,再度爆發流行問題。
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夏季氣溫偏高,往年我國登革熱疫情大都自入夏後(7、8月間)發生,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暖化現象,疫情有提早發生(6月)趨勢,尤其是在台灣的南部地區年平均溫度可高達25℃,適合蚊蟲生長環境,常年都會有登革熱病例發生,顯示台灣登革熱病例恐將無法避免,疫情甚至有逐漸北移的危機。政府已注意到南部地區登革熱疫情有持續時間長且感染人數眾多的情形,因此環保與衛生機關,已建立橫縱向的協調機制,積極攜手合作投入登革熱防治。
依傳染病防治法,登革熱為我國第2類法定傳染病,防疫主管機關為衛生福利部,該防治工作項目包括疫情監視、病媒調查研究、醫療、檢驗、宣導、噴藥及孳生源清除等7大工作項目。本署係配合衛生福利部進行前述項目中之戶外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及同步進行緊急噴藥消毒工作。
(一)
-
環保單位登革熱防治工作
1.
採「病媒蚊孳生源清除為主、噴藥為輔」之原則、加強「清除再清除、檢查再檢查」及「列管輔導、勤查重罰」等工作,民眾應配合政府措施主動清除居家周圍環境易孳生登革熱病媒蚊之場所,如發現有孳生源者,予以勸導改善,對於不配合者,依法告發取締。
2.
- 訂定「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調查檢查計畫」
(1)
請各級環保單位依計畫配合轄區內衛生單位推動登革熱防治工作。
(2)
印製「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清除自我檢查表」,教導民眾及學校(以教育紮根為基礎)自我檢查並清除住家內、外積水容器,共同防治登革熱。
3.
推動「清淨家園全民運動計畫」,由公部門帶頭整頓其辦公廳舍周圍,並結合當地村里鄰及社區志(義)工等,一起進行環境清潔及整頓居家周圍環境工作。
4.
辦理登革熱防治基層人員噴藥訓練講習,調訓各地方縣市之環保、衛生、清潔隊及村里等基層人員。
5.
補助地方縣市環保機關經費,購置噴藥機具及藥品、執行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清除及教育宣導計畫等工作。
6.
透過媒體力量並發布新聞,提醒大家應慎防「登革熱」的發生,並特別呼籲清除登革熱病媒蚊孳生源要靠大家一起來,民眾應主動整頓居家周圍環境,且定期每週進行「巡」、「倒」、「刷」、「清」等四合一工作,以自我檢查居家是否有積水容器。
7.
-
為緊急因應登革熱疫情,透過區域聯防體制概念,成立登革熱防治工作站,並派員進駐,以防治登革熱疫情擴大至其它區域乃至全國,辦理工作如下:
-
(1)
定期召開區域聯防會議。
(2)
建立聯防體制及聯絡管道,將最新疫情現況、防治策略及建議方案等相關資訊,透過該機制傳送予工作站相關單位及成員。
(3)
建立人力、資源等支援能量清單,緊急時協調他單位支援人力、噴藥消毒機具共同協防。
(4)
針對登革熱疫情地區加強易孳生病媒蚊場所稽(複)查工作,尤其是空地(屋)、菜園、施工工地、市場及其他髒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