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我們講介紹什麼是綠電、什麼是灰電? 而購買綠電憑證,能不能抵碳權?使用綠電算不算是一種減碳措施呢? 自主減量跟自願減量又有什麼不同呢? 我們請到氣候變遷署黃副署長來替大家解答,趕快來聽聽吧!
逐字稿
主持人00:00:30,67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環境直達車給您豐富又準確的環境議題資訊,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珉儀,今天邀請到的是我們環境部氣候變遷署的副署長黃偉鳴副署長
來賓00:00:42,950
主持人好,各位聽眾好。
主持人00:00:45,139
副署長,今天我們想要來談的議題是有關於大家在說的所謂的綠電還有碳權的關係,可不可以先請問副署長,到底什麼是綠電啊? 所謂的灰電又是什麼?
來賓 00:00:58,846
主持人問了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其實過去這幾年來,政府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的開發,因此大家就開始在討論綠電,到底什麼是綠電? 綠電如果從它的名詞定義上來看,大概基本上大家想像的就是像風能、太陽能、生質能等等,這一種符合「再生能源發展條例規範」的這種能源所發的電,我們會稱為綠電;灰電就是一般我們常見的,化石能源,比如像燃煤、天然氣等等發的電,我們通常會把它稱為灰電。
主持人00:01:36,158
所以其實就是使用灰電,它的碳排會比較高,那綠電的話相對其實是對環境比較好,因為它畢竟是使用再生能源。
來賓00:01:45,093
是,那一般的概念會認為如果你是綠電的話,它的所謂的排碳情況,我們通常會視為0,那這樣相較於灰電來講,它對環境的確保、環境的效益其實是更有利的。
主持人00:01:58,082
了解,如果我使用綠電是不是政府會發一個綠電的憑證,那它這個跟我們的這些碳權有什麼關聯?
來賓00:02:06,777
主持人提到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就是電本身其實也類似像我們常常講的,碳權的議題其實都是看不到的,那我如果是廠商,我要使用綠電,那要該怎麼對外宣稱我真的使用綠電? 所以經濟部他們就制定了一個綠電憑證這樣的一個制度,利用綠電憑證政府掛保證的方式來證明你使用的是綠電,那這個綠電憑證代表的是什麼呢?就是代表你確實用了綠電來進行相關的經濟活動,那這樣對我們來講,對促進這個綠能開發以及對於我們的環境來講,具有更好的推動力。
主持人00:02:50,770
瞭解,那我們常常有聽到就是用綠電,它其實就是降低碳排,那它算不算也是一種我們的自主減量或者是自願減量? 應該說自主減量跟自願減量有什麼不一樣嗎?
來賓00:03:04,710
是,在主持人問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講,綠電的確是現階段政府所積極推動的工作,你使用了綠電而且加上有綠電憑證的保障,其實在環境部來講,我們就認為這個就是一個溫室氣體的減量措施,因此這樣的溫室氣體減量就可以適用在氣候變遷因應法相對應的管制跟規範中。
剛才主持人問到說什麼是自主減量,什麼又是自願減量? 的確這個問題真的是讓大家混淆不清,我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自願減量的這個意涵,通常就是說我去做協助其他的產業來進行減量,譬如說我去以大帶小進行溫室氣體減量的工作,或者是說我自己本身去做一些植樹造林、保護我們的海草等等,這樣的一個工作就是做他工廠邊界以外的減碳工作,我們叫做自願減量,這也是國際上大家常常用的一個方式。那至於所謂的自主減量,自主減量是我國在設計碳費制度裡面所創立的一個制度,它是為了鼓勵業者能夠自己本身不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一個制度,當你減得越多而且達成我們指定目標的時候,他就可以適用我們所設計碳費裡面的優惠費率,讓他繳比較少的錢,把自己手邊的錢拿去做真正的減碳工作,這叫自主。那如果大家對於自主跟自願還是弄不清楚,歡迎大家打我們的減碳專線02-23222050,我們有同仁可以專門來跟大家作回答。
主持人00:04:52,490
所以應該說,自主減量他就是我們的收費對象
來賓00:04:57,490
對的
主持人00:04:58,047
然後他自己去做好他的減碳管理
來賓00:05:02,287
自己本身的減碳工作
主持人00:05:04,814
然後降到那個標準以下,就可以適用優惠費率,這算一個制度;那自願減量他或許他可以不是我們的收費對象,但是他去輔導了不管是產業鏈或者是他的供應商之類的,拿到一個額度就可以拿來去碳交所賣,這樣子?
來賓00:05:27,374
主持人表達得非常好,其實就是這樣,一個自願就是幫別人做,或者是去植樹造林;自主就是讓自己的排放量能夠下降,(以上)兩個制度在國內執行當中。
主持人00:05:41,777
那如果我是收費對象,我去買綠電憑證,也可以拿來算是我的減量措施嗎?
來賓00:05:49,456
因為我們現在國內推的就是所謂的電證合一制度,所以當你取得這個綠電憑證,代表你是使用了綠電,所以當你使用了綠電以後,對我們(環境部)來講,我們就會認為他是溫室氣體減量措施,因此就可以適用氣候變遷因應法裡面規定的各種制度,不論是你要來適用優惠費率等等,都可以拿來適用。
主持人00:06:14,945
那如果是自願減量這個部分,他在輔導的過程中,他也去輔導他的下游廠商去購買綠電憑證,那這樣子的減下來算不算碳權?然後可不可以拿去賣?
來賓00:06:26,487
因為如果他輔導的下游商去做了相關的綠電使用的話,在我們現在氣候變遷因應法裡面,它主要是用在所謂的抵換制度,就是在環評增量抵換的一個使用,那本身就沒有所謂的碳權,但是他是可以抵環評增量那這一塊,的確是稍微複雜了一點。
主持人00:06:50,447
在前一陣子有一個新聞說,我們(環境部)的碳費3個子法預告之後,大家就是嚇一跳說什麼雙標這個,有沒有什麼想要跟大家說一說的?
來賓00:07:02,964
其實碳費的3個子法,基本上是來促成以及協助我們碳費制度能夠盡快上路的一個配套制度,那它設計了很多制度,基本上,其實它裡面使用的一些概念,包含結合了國際上的做法,還有因地制宜,就是國內產業目前的一個情況,那最主要是希望這個制度的上路,能夠讓碳費的徵收對象能夠盡快適應這樣的一個減碳工作,按部就班的來執行減量措施。
我們還是強調,碳費的徵收不是為了增加政府的稅收,而是要促成減量,所以我們3個子法的制度設計,基本上只要你廠商承諾要減量而且達成了這個減量承諾的時候,你就可以適用我們所設計出來的優惠費率,但是你如果沒有提出具體的減量作為,你就沒有辦法適用這個優惠費率,你就只能回到一般費率,那一般費率,當然你的負擔就會比較重,所以我們鼓勵企業積極推動減量以後,可以適用比較低的費率、繳比較少的錢,那也因為你在積極面對這個減碳工作,未來在國際競爭力上,相信會提升不少,也就是我們常常講的「綠色成長」,你減了然後你又能夠創造自己更好的國際競爭力,這是我們希望設計這個碳費制度所造成的一個非常正面的效果。
主持人00:08:32,805
今天非常謝謝副座來到我們的節目,那我們下一集再見囉,掰掰,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