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環境直達車】第 27 集 - 空氣品質小知識及空污季節應該注意什麼

分享到LINE 列印本頁

大家越來越重視空氣品質對於健康的影響,因此空污是我們最近很常討論的議題,

無論是網路、電視新聞,常常聽到「空污季」,為什麼空氣污染在秋冬會特別嚴重呢?

台灣是海島型的國家,我們的氣候及地形,又會如何影響空氣品質?

除了一年四季的變化外,一天24小時當中什麼時候空氣品質最好,最適合出門運動呢?

近幾年台灣的空氣品質透過政府的努力及大家的配合,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

那我們日常生活中能夠做什麼選擇,一起來維護空氣品質呢?

環境部又提供了什麼資訊讓民眾在生活中作參考呢?

這集我們邀請到張順欽司長,跟我們分享空氣品質的小知識,趕快來聽看看吧~

主持人︰環境部行銷企劃師 楊珉儀
來賓︰環境部大氣環境司 張順欽司長


逐字稿

主持人00:00:29,700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歡迎來到這一集的環境直達車,給您豐富又準確的環境議題資訊,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珉儀。今天很開心可以邀請到我們環境部大氣司的張順欽司長來到我們的節目,司長好

來賓00:00:44,030

大家好,我是環境部大氣司張順欽

主持人00:00:47,388

那我們今天想要跟司長來討論的就是關於空氣品質的問題,大家最近對於空品對健康的影響越來越深刻,然後越來越重視,那首先是想要先請問司長,進入秋冬的季節很常會聽人家說秋冬的空氣品質會比較不好,這個是真的嗎?

來賓00:01:08,912

是的,我想主持人問到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空氣品質其實受到的影響非常多樣化,那第一個,當然我們自己周遭每天使用的這些交通工具它是一個可能的污染來源,工業區的工廠有一些污染排放的過程會影響到空氣品質,那除了這幾個因素之外,事實上,我們在家裡面瓦斯爐或者說美髮髮膠,這些通通都跟空氣品質會有關聯,那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環境部過去幾年結合各部會的努力還有全民的配合,空氣品質逐年在改善,每一年會有它的空污季節,指的就是從每年的10月到隔年的3月,那為什麼在這個季節我們稱它為空污季節?是不是這段期間的空氣污染的排放量比較多呢?答案當然不是。其實很多大型工廠一年四季都在排放,大家上班也是一年四季都上班,所以決定最後空氣品質好不好的關鍵,我們大概可以歸納成底下幾點:第一個,當然就是大氣的條件,風怎麼吹很重要、吹得強不強也很重要,怎麼吹會有影響嗎?第一個東北風,就像冬天東北風一吹,東北風吹得到的污染擴散的空氣品質會變得相對來講好很多;那如果是東北風吹不到的中南部,在這個冬季可能空氣品質就容易有累積的情形出現,不過目前因為污染源有逐步的改善,因此也不會像過去空氣品質變差的程度那麼嚴重;夏天吹的是西南風,這時候南部變成迎風面,它的污染物就比較容易消散。

那除了冬天跟夏天,其實最大的不同點就是我們專業上叫混合層的高度不同,混合層我們可以想像成它就是一個污染物可以垂直擴散的高度,夏天是比較高的,所以它的污染物擴散會比較理想,所以夏天空氣品質相對來講相對好很多、非常好,那到冬天混合層高度會稍微低一點,所以就不利於空氣污染物的擴散。

主持人00:03:40,978

所以它的概念其實就有一點像是通風好的話,污染物它就很容易會擴散,就像家裡假設如果通風很好的話,味道就比較不會那麼重,那反而如果風吹不進來的時候,味道就不容易散掉,會有這樣子的概念對不對?

來賓00:03:57,105

我想主持人很厲害,我們還有另外一個比較專業的名詞叫通風指數,就是擴散程度的好壞其實跟對空氣品質有決定性的影響,這是從地形跟氣象條件來說明在我們不同季節空氣品質的差異,那當然在秋冬季節東北風吹的時候,萬一這個北方的冷空氣在到達台灣之前經過像中國污染比較嚴重的這個地方,或是冷空氣下來之前在中國北方通常是在華中、華北一帶,如果有長時間的這個污染累積,有可能把空氣污染物直接吹到台灣來,這是我們過去常聽到的霾害。那另外一個也是過往大概容易聽到的沙塵暴,也是在冷空氣吹拂底下很強的風捲起華北地區的一些地表沙塵、大陸沙塵,通常它是向東影響到日本、韓國甚至還會到美國,只有在特殊的條件之下會吹到台灣來,我們講這個南北向的高壓系統,也就是說冷空氣很強的時候特別容易把污染物吹到台灣,所以境外污染物包括像沙塵暴是一種,那另外一個就是PM2.5,是第二個近期我們發現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包括臭氧也會經過長程傳輸影響到我們的空氣品質,我們在討論空氣品質的時候大體上我們會從這幾個不同的面向,本地污染排放在每一天差異不大的情況之下,受到地形加上氣象條件的影響,他會出現很明顯的季節性差異,這是其中一個境外扮演的角色。

主持人00:05:52,549

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議題,因為很常會講到就是剛剛司長說到的空污季節,通常都會發生在秋冬,那當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因為秋冬它是吹東北季風,那就像剛剛司長說的,空污其實它是沒有國界的,因為風就是到處吹,可能就會吹到不同的國家,那除了剛剛說有可能會夾帶其他國家或其他地區的污染物一起隨著風進來以外,還有剛剛也有提到的是擴散條件,例如台北是一個盆地,是不是就會比較不好散出去?如果以這樣子的概念來看的話,台灣的地形其實是不是不容易讓那個空氣污染被吹散,就是剛剛說到的通風這樣子

來賓00:06:36,487

對,我想主持人又點出另一個重點,因為盆地的地形本身來講,污染物進來之後它要消散的可能性就會比較困難,就比較像台北市也有類似這樣一個現象,但台北市比較好是它盆地周圍的山不是那麼高而且有個河口出口,所以這個狀況還算理想,那通常我們講說除了這個盆地地形對空氣污染物的會有一些影響之外,那另外就是海陸風的影響,白天因為海水跟陸地上的比熱不一樣,太陽光對這個地表加熱的時候,陸地的升溫會比較快,因為它比熱比較小,比海水小,海水加熱是比較慢的,陸地上的空氣往上浮,那這個時候海風會補進來,所以白天就吹海風,那什麼時候最強呢?太陽光最旺盛的時候最強,所以海風在中午的時候最強,那透過海風吹拂進來擴散效果,到晚上的時候,冷卻的過程剛好跟加熱是相反,所以陸地升溫快降溫也快,夜間的時候就變成風會從陸地上往海邊吹,我們稱為陸風,一天的週期循環會這樣也是影響到空氣污染物的擴散,那剛剛講到盆地,其實我們另外一個埔里其實是一個盆地,我們觀測到的這個污染物的現象就很有趣,白天就是太陽加熱之後,污染物就往上升,這時候看到空氣看起來都很好,可是到晚上溫度下降之後呢?它會沉下來,這就是我們在空氣品質的討論過程裡面會提到的一個叫山谷風,白天跟晚上吹的風向是不一樣,所以對空氣網路的擴散影響也不同,這就是在每一天的週期有這樣的變化

主持人00:08:38,131

如果假設我們要運動的話,要挑什麼時候比較好?照這樣子的邏輯是不是正中午?因為污染物浮在上面

來賓00:08:44,588

我想我們剛剛提到,從一年下來的污染物這個擴散的週期,不同的月份它有不同的特性,那一天裡面二十四小時來看的話,我們剛剛提到的氣象因素存在溫度會變化,溫度通常正常的話都是中午比較高,為什麼講正常?因為有時候像冷空氣下來,可能一天的溫度變化會不一樣,所以通常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面,風速最強、擴散最好的是正中午,可是正中午是不是空氣就比較好呢?我們就來看看污染源的這個分布,或者說污染源、空氣污染物排放的情形,那我們假設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面,這些大型工廠它是理論上二十四小時運轉,所以是屬於穩定的,那接下來就是還有哪一些空氣網路跟我們有關呢?看看我們早上出門上班、上學,這個清晨的時候大概七八點,到九點,因為台北市這個尖峰比較晚一點大概是八九點中南部,有些地方是就是七點八點像竹山我們過去看七點就是交通尖峰,及出門趕到世紀等等,所以在這個上午交通尖峰的時候,其實空氣品質也受到影響,中午因為擴散比較好,所以污染物濃度通通下降,除了臭氧之外,臭氧是另外一個比較特殊的污染物,透過我們的污染排放之後,在大氣受到日光照射所產生的二次污染物。到晚上我外出跑步的時候空氣都很好,這個可能在這邊也要跟大家澄清一件事,因為晚上大家會覺得比較好,是因為可能是下班的心情比較好哈哈,晚上大家看不到所以就沒有辦法判斷大概空氣的狀況是怎麼樣,那我們從實際的觀測結果,因為到晚上氣溫下降,剛剛講的晚上變成海風要轉成陸風,大家開車知道,開車如果要調頭是不是要減速,所以這時候,風速會有一段時間會是溫度、風速慢慢變慢,變慢然後風向要轉變的時候會靜風,就像我們倒車,我們要回頭,類似這個概念,這時候加上晚上的下班車潮,所以晚上污染物又是另外一個累積的過程,那什麼時候會變好呢?到隔天清晨大家都睡覺了,使用的交通工具污染排放全部都休息下來的時候,四五點、五六點那時候是整個一天二十四小時裡面算是相對來講空氣是比較好的,是最好的,不過那時候要起床運動也很辛苦

主持人00:11:42,243

就變成晨跑了,所以以前老人家都是很早,四五點就起來運動,這其實是對的

來賓00:11:47,877

對,就空氣品質的論點來講,一天二十四小時,不過這幾年來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所以這個大概也不用太擔心,隨時留意一下我們的空氣品質監測的結果,那也可以透過我們的環境即時通app,隨時告訴你最新的空氣品質狀況

主持人00:12:07,489

針對空氣污染這個部分,就是身為地球一份子的我們,又該怎麼做可以去保護空氣品質的這一塊

來賓00:12:16,723

我想從剛剛介紹的,就可能影響到空氣品質的影響的因子,我們一天二十四小時生活過程裡面,哪一些會產生污染物,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切入的話,那我們就可以看到說,做什麼事情可以讓我們的空氣品質好還要再更好。從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情,可能會梳洗一翻,然後吹吹頭髮、上上髮膠,注意髮膠其實對空氣品質也會有影響,再來吃早餐,這個爐具可能也有影響,整理好之後要出門記得關燈,因為省電其實就是可以減少空氣污染的一個很重要的因子,那我們怎麼到辦公室呢?我們可以選擇騎摩托車或是開車或者是大眾運輸交通工具,那這幾個選擇裡面,大眾運輸交通工具當然是最好的選擇,那再來呢?如果要開車或是騎摩托車,不要忘了把愛車好好保養一下再上路,因為這些車輛的排放在我們的統計裡面,它大概佔了三成是跟車子排放有關的,環境部分,環境部這邊也提供了車子的定檢的服務,也要這邊呼籲大家可以把車子保養好,定期完成定檢,知道說自己的車子的狀況

主持人00:13:44,341

就是其實大家對於生活上有很多不同的選擇機會,那如果可以選擇減少污染的產生,那當然就是可以共同來維護這個環境這樣,如果說我們今天就是要出門的時候,有什麼管道可以讓我們知道今天的空氣品質好不好,或者可以怎麼樣去避免空氣不良的區域呢?

來賓00:14:08,774

好的,我想這是另外一個重點,我們前面提到之前環保署到環境部的這個過程做了很多努力,那空氣品質也逐漸在改善,那在過往大家也對這個空氣品質的重視程度是越來越高,環境部這邊呢,環境即時通上面其實會告訴你最新的空氣品質狀況,而且你走到哪裡就秀到哪裡,也就是說你今天在台北,他給你台北的空氣,你到台中就給你台中的空氣,那這個是非常方便的一個app, app上面除了空氣品質之外,還有很多附加的,環境部服務大家,可以上網去登錄,包括像車子定檢什麼時候該定檢,你只要輸入之後,時間到了這個app就會主動通知你,永遠不會漏接,那萬一碰到空氣品質真的不好的時候,那我想也不用緊張,因為最重要的就是減少吸入的空氣量,減少外出,真的不得已要外出的時候,就戴上口罩,減少劇烈的活動,因為劇烈活動,呼吸的空氣量就會增加,增加暴露的風險。隨時留意環境部這邊發布的空氣品質訊息,環境部這邊除了提供三天的預報之外,也有一些應變的作為會搭上來,減少空氣品質持續惡化

主持人00:15:35,943

除了從源頭的一些管制跟防治的作為,其實我們環境部還提供了就是末端的這些訊息,所以其實都非常的方便,那今天非常謝謝司長來到我們的節目,那我們這一集就先到這邊,我們下一集再見囉?掰掰

發布單位:
環境部
發布日期:
113-11-26
更新日期:
11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