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擴大溫室氣體盤查登錄? 會不會很複雜呀?
這次擴大盤查對象預計會納入好多民生貼近的相關產業,到底會不會影響物價?!
溫室氣體盤查會不會很難? 需要再找一個特別的人或公司來做這件事情嗎?
不是說第一批收費對象只有部分門檻的製造業跟電力業,為什麼又要再擴大盤查呢? 會被收碳費嗎?
其實,溫室氣體盤查申報好簡單,其實只要插入工商憑證,環境部就會幫您嫁接到台電的資料,輕輕鬆鬆不用多餘的成本,不會麻煩,更沒有額外的負擔!
擴大溫室氣體盤查登錄「3不1沒有」:不會麻煩、不用委外、不需查驗、沒有要收碳費!
趕快來聽看看施次長怎麼說吧!
🔎新聞資料🔎
環境部公告第三期階段管制目標草案 提升減碳企圖心 同步推動擴大盤查
「盤查登錄」≠「徵碳費」
首先要釐清的是,這次擴大溫室氣體盤查登錄的政策,和「碳費」毫無直接關係,收碳費有三個步驟:盤查排放、查驗數據、最後才是繳費。而這次擴大盤查對象僅止於第一步「盤查排放量」,沒有後續的查驗與繳費的要求。
那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原因很簡單,大家需要先知道自己的排放量才能思考怎麼減碳,就像減肥前要先量體重一樣,沒有數據就無從談起節能與改善,這次政策的核心精神就是鼓勵更多企業能夠「認識自己」,從而規劃出合適的減碳策略。
納入哪些行業?會影響物價嗎?
根據環境部的預估,這次新增約 500 家企業作為盤查對象,涵蓋約2萬個門市據點,這些企業多半是「用電大戶」,像是大型超商、電信業者、物流業者等,盤查的主要來源是用電而非工業製程的直接排放。
許多人擔心,一旦這些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被納入,會不會就順勢漲價?環境部也提出了「三不一沒有」的政策來釋疑:
1.不會麻煩:企業申報時,平台會自動抓取台電的用電資料,只需登入平台、確認數據即可完成,無需人工彙整電費單。
2.不用委外:所有資料政府都能從現有系統整合,企業無需花錢請顧問處理。
3.不用查驗:此次申報僅供自我了解,不作為課稅依據。
4.沒有要收碳費:這些新納入對象無需繳交碳費。
申報的方式也很簡單,只要插入工商憑證,氣候署的平台會抓取它在台電的用電資料再乘一個排放係數,就會知道它的排放量是多少,所以整個排放量的盤查跟申報其實很簡單,不用自己像以前去收電費單然後上網填寫,用天然氣也是有公用的管線資料可以抓取,頂多可能會需要有一些用煤或者是用油的單據做簡單的輸入,整體來說我們現在擴大盤查登錄作業有一點像是無痛申報的概念,讓企業輕鬆掌握自己的碳足跡。
從減碳中減少成本,企業受益
企業在了解自身排放後,其實還能從中獲得實質的好處。環境部與經濟部將攜手推動「深度節能輔導」,提供專業團隊協助企業診斷節能空間,像是改善照明系統、汰換耗能設備等,不只減碳,還能直接節省電費,減少營運成本,真正做到環保與經濟雙贏。
此外,政策也預留充足緩衝期,新納入對象要到115年4月才需申報前一年的排放量。
公私齊力,邁向淨零
減碳從不是企業一方的責任,政府也將以身作則,推動所有政府機關進行內部碳盤查與提升綠色採購比例,顯示出「永續治理」的決心。
更重要的是,許多企業本身就有環保意識,例如新納入的服務與運輸業中,有近半企業早已主動發表 ESG(環境、社會、治理)報告書,並揭露其排放數據。這樣的自律精神,正是台灣邁向淨零排放之路的關鍵力量。
結語
「擴大盤查」是希望更多企業能從了解自己開始,踏出減碳的第一步;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場風險,也是機會;對社會而言,這是一個集體行動的起點。
減碳,是每一個人的事。掌握數據,從現在開始。